決定開始進場交易,有兩種心態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,時時刻刻啃蝕著心靈,直到你放棄為止。其一是怕錯過波段賺不到錢,會促使你提早進場。另一種心態是怕賠錢,會促使你提早離場。沒甚麼原因,沒甚麼道理,只有一句話,不確定。
因為不確定,造就了股海寄生物橫行,因為不確定,造成了電視有那些買在最低賣在最高的投顧,更因為不確定,坊間充滿了專家學者的各種技術書籍,也因為不確定才有勝卿的【散戶的冬天更冷】、我用三篇文章〈散戶的冬天更冷一,二、三〉、凸顯出這些在網路或電視及其他各種媒體的寄生物橫行的事實,更用慣性,猶豫,盲從、技術來做對應,在指責他人的當下也同樣檢視自己,以免有失公允,事實上金融交易市場難,難在無法確定,難在即使我有足夠的資金,學習了千白種所謂的技術,到頭來還是不敢確定。為甚麼?下面這一則故事會告訴您們。
在我的家鄉,因為我父親是一個出名熱心公益的好人,因此地方上的一些比較有頭臉的人士,對我家人有幾分的尊重,相處久了就變成無所不談的好朋友,大家往來也很密切,稱兄道弟在所難免,清隆兄是鎮代表的主席,為人海派、大氣,地方的人士都以他馬首是瞻,而清隆嫂更是帶領著一群姊妹淘,沒事做小投資買買股票,一共有七位,因為吱吱渣渣,我戲稱他們為『七雀會』。
據我所知這一群姊妹,求明牌,訪名師所花費的錢比進場還多,過幾年後一身所學,從基本面到技術面只要給個題目,她們就能分析精闢,股經朗朗上口,奇的是單越做越少,持單波段也越來越短,話卻越說越大聲,嘴上的做單功夫也越來越精練,事不關己,我和我妻和他們相處,也只能默默的聽他們吹大氣。因為和她們相處久了,我看的很清楚,一群人在不確定中徘迴。
96年十月份,睿智的清隆嫂想到了一個前無古人,我想應該也後無來者的下單模式,七雀會的姊妹分別各參加一個知名的投顧,總共就有七個call機,方法很實際,以多數的訊息為下單依據,如三個訊息叫買,四個訊息叫賣,就下空單,反之則做買。如此半個月下來,輸輸贏贏扣除起來還小賺。於是信心大增單量也放大,姊妹們都稱讚偉大的清隆嫂。
96年10月29日依慣例聚會在一起等消息,巧得很當日的訊息一面倒,全力做買,於是乎七雀會每一個成員除了拼盡私房錢外,甚至在空交裡加碼,當日幾乎收在最高,訊息多數留倉續抱,隔天繼續看好,30日31日兩天跌幅不大,訊息仍然多數看好,11月1日開高走低,盤中高低差距273點,訊息依然看好,但在每張單賠兩百點上下就已經受不了,此時睿智的清隆嫂,號令一下認賠收場,在場眾人面色如土,帳一結清各自負擔一百七十萬,留下的是滿臉的愕然。結局淒慘。〈當時的下單定點,週線頭部背離且是日線的第三波末段,幸好快速離場,多留一天可能破產〉。
我提起這個事件是因為這些人之中,有鎮代主席夫人,有退休書記官的老婆,還有議員的太太和地方知名人士的眷屬,個個家財萬貫,學識、知識充足,竟會如此荒繆,走遍南北台灣,訪遍名師,學過各種技術到最後的結論仍是無法確定,想想咱們這些小散戶,聽的是電視上的投顧,看的是網路上的大師,讀的是坊間專家的作品,若因為不確定的問題落入各種陷阱而損去,下場一定比七雀會的人還慘,畢竟在各種條件上不如他們甚多,因為我們分分毫毫都是勞心勞力所換取,賺錢不容易。
那麼誰能告訴我們,在金融交易市場中甚麼是確定?我所知道的是技術百分之一百,因為是有『人』使用,故只有50%的準確性。即使有正確的解徒模式若無法克制慣性,猶豫,盲從無法有堅定及堅持的意志,去完全相信自己相信技術就無法確定。在這個市場中我們的敵人不是那些混吃混喝的寄生物,不是大戶,不是外資,那金融交易市場最大的敵人是甚麼?是慣性、是盲從、是猶豫更是自己,唯有自助方有天助,唯有自助方有人助,要取得勝利唯有先打敗自己。克服那上上下下不安的心態。因為慣向外觀視的人性,往往忘了置身其中的自己才是最終極的源頭。
當決定開始進場交易,有兩種心態會如影隨形的跟著你,時時刻刻啃蝕著心靈,直到你放棄為止。其一是怕錯過波段賺不到錢,會促使你提早進場。另一種心態是怕賠錢,會促使你提早離場,為甚麼?──因為金融交易市場最大的敵人是自己。
週線C波我維持原判,其中理由請參考前面的文章。
免責聲明:本部落格資訊僅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,不應視為操作投資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