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術的學習與運用是一個無諍的議題,因為在過程中每個人會因為學習的努力與否,天份的高低及興趣,產生深不深入技術的問題。不論所學多寡,看法及運用上一定大同小異,不可能同一種東西會造成矛盾性的對立,更不可能變成在看法及運用上因人而異,教授者與學習者間更會因為相互砥礪的關係,由淺入深、由深入精、因為精通而化繁為簡,進而內斂。〈詳情請參考拙作技術是什麼?〉
從進入這市場開始到離開市場為止,共經歷了十五個年頭,見過這市場中光怪陸離的事物太多,同一種指標技術即使師出同源,在不同使用者手上解讀起來也會產生分歧,同一個盤面解讀開來南軒北撤、多空不一,那在這種主觀下隨己身看法運作的推論,豈有叫技術的道理?
我是個農夫,知道甚麼季節該下甚麼種子,甚麼時候該施肥,甚麼時候該灌溉,甚麼時候鋤草、除蟲害,過程只要有錯而影響收成,可以重新調整過程重來,藉著一次次的經驗的累積,再不斷向前輩學習,就可以一步步達到豐收的目的,而每一個農夫成長過程都相同,同樣的地同樣的種子同樣的方法耕種,差別在經驗及努力會影響收成,絕不可能把胡瓜種子種成絲瓜,這是我自認為的技術真義。技術是肯定的,是確定的,一點都不模糊,決不會理論和實際作業有不同的結果,更不可能教授者越教越多,而學習的人越抱越多,在看法、運用及判斷上越來越模凌兩可。由於穩定性不好就造成單越作越短,到最後只有當沖可以做,風險大不在話下,若是量也大後果堪慮,我將過去的操作定位提供出來給大家做參考:【期貨:月線是長波段,週、日為中長,小時為短線,小時以下只用來做進出場用,不具波段價值,股票月是長線,週是中長,日為短線。】以中長波段趨勢為定位下單,才有穩定的波長,減少進出場次,方可讓風險降到最低程度。
有需求方有市場,這是一個不變的道理,在金融交易市場中,散戶因無依又對獲利的渴求,應運而生的是各種指標解讀模式所轉化的商品,在金融交易市場中最具誘惑力,最容易令人充滿希望的騙局,美其名為技術。專家、學者、分析師、投顧,媒體播報員一直到散戶,每天不來上兩句指標技術,就像與市場格格不入,一個虛妄名詞竟能對人心如此荼毒?那就表示指標技術分析十分的神奇?不!神奇的是那些寡廉鮮恥,好學騙術的寄生物,昧著良心不斷的吹噓、鼓舞、搞得市場上到處都有技術的影子,更誇張的是有的人,明知道自己所學不穩定,還拿出來販售,這種騙死人不償命的做法,比比皆是,俗諺:不知者無罪,但明知故犯者天理難容。莫道蒼天無報應,只分來早與來遲,這些見不得人的寄生物,自食其果是早晚的事。
最近常到各不同的論壇或相關討論區去,發表文章做做廣告,漸漸開始遇上相類似狀況的刁難,不管在部落格或是其他的地方,因為我寫的是反面文章,認同的格友就會駐足續看,不認同者一離開就不會再來,而看了我文章會受不了的只有一種人,就是寄生物和它的走狗,所以我合理的懷疑,這是寄生物或他的走狗,為了讓我住口住手來刻意刁難,因為手法如出一轍,不是用斷章取義的方式,由文章中找出一段來歪曲事實,就是說講的不實際,我自省了一下,能講這麼多、寫這麼多是因為我失敗的次數夠多才能闡述出來,它老兄應該慶幸,若有一天他和我一樣能寫這麼多,那恭喜它,它的失敗數也和我一樣登峰造極。更甚的是有人回應要我拿對帳單來看,這些見不得人的東西,忘了我寫的是反面文章,勸人小心這市場,又不是敘述成功經歷準備開班賺束脩,這樣也要看對帳單?這些寄生物和走狗,就這麼迫不及待的要我住口住手?關閉部落格?有朝一日我的修養請假了,就把他們的回應套入文章,順便幫它們把目的寫清楚,貼到各大討論區去,順便作廣告。
在我開格之初,我已覺悟寫反面文章是一場苦戰,將來要面對的就是那些寄生物,一旦寄生物被我的筆刀刺中要害,打破飯碗,痛到受不了,就會反撲屆時叫囂、謾罵、打擊、恐嚇甚至挑毛病、澆冷水無所不用其極想要我住手、住口,只要格內有此類留言或回應,恭喜他中大獎了,百分百是寄生物或他的走狗來對號入坐。